您当前位置首页 > 公务员 > 面试资料 >
公务员面试答题素材积累:教育
2020-09-11 17:32:15admin
 2020重庆公务员备考交流群:603183713 | 历年题库 | 教材 | 备考课程
 

教育

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各级地方政府也做出了大量努力。但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仍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

1.学前教育发展不充分。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日益突凸出。无证办园、幼师队伍素质和稳定性不高、教育质量和校园安全问题凸显。

2.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主要表现为地区、城乡的不均衡,同级、同类学校之间的不均衡,不同类别学校之间的不均衡,弱势群体子女与普通子女之间的不均衡。

3.应试教育倾向仍严重。“以中高考为指挥棒的考试评价体系单一”和“校长、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学校应试教育倾向严重的两大最主要因素,然后依次是地方政府教育政绩观、家长片面追求分数、培训机构推波助澜。

4.高等教育创新性不足。高校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脱离实际,方式方法缺乏自主性、探究性,培养出的人才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足,高校行政化色彩和职称评价体制等制约了学术发展。

5.理想信念教育有缺失。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存在片面的、模糊的、偏激的乃至错误的认识,形成了或多或少的思想困境,偏离或甚至迷失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指引的正确方向,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的教化作用待提升。

6.特殊教育仍被边缘化。特教资源紧缺,基础设施建设受限制;特教体系不够健全,招生能力受限制;特教经费严重不足,康复及职业教育开展受限制;特教专任教师严重不足,专业课程开设受限制;特殊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仍被边缘化,政府、社会和学校和家庭未形成良性合力。

7.职业教育发展不充分。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基础能力相对薄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影响(意义或危害)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2.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全局性问题

3.特殊教育是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政府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展现了一个国家教育社会公平机制的运行情况,彰显了一个国家教育的平等性。

4.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5.基础教育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谐,会进一步加大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

6.应试教育的倾向如果不及时扭转、高校教育如果不加强创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将会束缚年轻人思维、阻碍学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原因:

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

1.地理环境差异。以城市为主体的都市发达经济圈往往具备较好的地理优势,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理环境差、发展难度大的地区。受地理环境制约,农村学校交通不便,校点分散,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直接影响农村学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

2.经济发展失衡。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直接导致城乡居民分担教育成本的经济能力差距。很多农村家庭由于无力支付每年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学习费用,只能让子女勉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失去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

3.政策机制偏颇。城乡差距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政府对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在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长期向城市、工业倾斜,而对农村和农业的总体政策定位是服务于国家工业化,服务于城市发展要求。长期以来实行的城市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不仅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失衡,也必然导致农村因经济基础薄弱而无力支撑庞大的农村教育,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4.教育投入错位。受城市优先的经济政策影响,教育投入也长期呈现重城市轻农村的取向。一方面对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城市教育经费却存在较为突出的浪费现象。

措施:

1.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2.要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多种形式办园,有效推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要加强科学保教,坚决纠正“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园质量监管,规范办园行为。

3.要完善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变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薄弱面貌,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要多措并举化解择校难题。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安排,实现县域优质资源共享。改进管理模式,试行学区化管理,探索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完善入学制度,统筹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高中招生办法。

4.要完善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体制机制。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

5.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灵活的学习制度,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

6.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稳妥推进高考改革;要完善民族教育加快发展机制,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要完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改进特殊教育育人方式;建立健全融合教育评价、督导检查和支持保障制度;要健全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制度。

7.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健全加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在准入招聘和考核评价中强化师德考查;改进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改进绩效考核办法,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

8.要健全教育投入机制。健全各级教育预算拨款制度和投入机制,逐步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教育经费持向老少边穷岛地区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向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倾斜;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使用规范安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教育全覆盖、奖助贷勤补免多元化的学生资助制度体系。

9.要健全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制定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建立贯通大中小幼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建立标准健全、目标分层、多级评价、多元参与、学段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近期讲座

    课程章节 课程内容 播放时间 课程时长 观看入口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2/20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2/21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2/22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2/23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2/24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新公教育

    新公教育公众号 (cqxgjy)

    点击关注 点击关注

    热门招聘 备考干货 实时互动
    实时更新 关注查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