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招聘 > 笔试资料 > 专业知识 >
重庆教师招聘历史学科知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2022-08-09 15:55:41admin

新公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     |        备考电话:13368343652        |       备考课程:两年协议无限学

———————————————————————————————————

一、考情介绍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曾作为一种防御手段,对外来侵略有一定防范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它是一种消极的政策,尤其是使中国失去对外交往与交流的机会,造成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教师招聘考试中的常见知识点,着重考查“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现以及影响。题型多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等形式出现,故整理部分题目,以供大家练习。

二、典型例题

1.《华夷变态》中记载,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有荷兰船四艘、英船三艘入航厦门,由于厦门货源不足,在泉州、漳州及福州等处,大量收购砂糖,并在别处收购,甚至造成砂糖缺货。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

A.海禁政策有所松动 B.对外贸易口岸集中于福建

C.厦门对外贸易繁荣 D.福建遭到了外国经济侵略

2.有学者研究表明,明朝时期的倭寇其实大多数是中国人,他们由于“海禁”政策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且沿海地少、多贫瘠,无法依靠农业生存,从而转向走私成为海盗,甚至借倭寇名义骚扰沿海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禁绝了民间的对外贸易 B.扰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

C.旨在维护官方对外贸易 D.削弱了中外之间的经济联系

3.虽然明淸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但有确切证据表明,直到19世纪初,中国海外贸易都是顺差,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对国际贸易有着重要影响。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白银大量流入

B.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且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

C.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保护,重农抑商的推行

D.明清时期政治稳定,文化对周边地区辐射力大

4.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规定,“凡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等省民人,情愿在海上贸易捕鱼者,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外国贡船以内者,其所携货物予以免税。西洋商船船钞较东洋船钞减十分之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康熙年间( )。

A.一度开放对外贸易 B.废除了海禁政策

C.对洋货征税一视同仁 D.取消了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的限制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的对外政策确立于洪武、永乐两朝,开始对邻国采取睦邻友好政策。但出于巩固内部统治和防御北元再起的考虑,又厉行海禁,禁止私人出海贸易,也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经商,并将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保持不变。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商,后之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

——(明)谢杰《虔台倭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初海禁政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有荷兰船四艘、英船三艘入航厦门”“在泉州、漳州及福州等处,大量收购砂糖,并在别处收购,甚至造成砂糖缺货”可以看出,当时沿海的对外贸易仍然存在并有所发展,这反映出当时海禁政策有所松动,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福建,没有与其他地方进行对比,因此并不能得出对外贸易口岸集中于福建,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荷兰、英国船只在泉州、漳州、福州等地收购砂糖,不能说明厦门对外贸易繁荣,C项错误;材料所给时间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此时中外间进行的是正常的海外贸易,“福建遭到了外国经济侵略”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A项。

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由于‘海禁’政策而不能从事正常的海外贸易活动从而转向走私成为海盗”可以看出,“海禁”政策打乱了沿海地区的经济秩序,使许多人无法生存,转而成为“海盗”,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禁绝”,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实行“海禁”政策的目的,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海禁”政策对中外贸易的影响,故D项排除。故选B项。

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由于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我国传统手工业水平高超,所以我国很少购买外国商品,而中国的手工业品大量销往国外,出现顺差,故B正确;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A时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不能说明我国对外贸易是顺差的原因,排除C;D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项。

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康熙时期放松了海外贸易的限制,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与中国古代史后期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排除;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政府时期的一度对外开放贸易的现象,对待东西外国的贸易税率是有区别的,C项错误;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根据“许令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可知政府仍对沿海居民出海贸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排除。故选A项。

5.【参考答案】

(1)原因:巩固统治的需要;防范外来势力入侵;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或统治者缺少国际视野。

(2)海禁加剧了寇患;海禁使商人铤而走险,对抗政府。

新公教育为你提供更多考试资讯和招聘公告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公教育(cqxgjy)】查看!

    近期讲座

    课程章节 课程内容 播放时间 课程时长 观看入口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2/20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 2024/2/21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2/22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2/23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行测 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4/2/24 直播+回放 点击进入

    新公教育

    新公教育公众号 (cqxgjy)

    点击关注 点击关注

    热门招聘 备考干货 实时互动
    实时更新 关注查看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