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A:荣昌某综合岗位
走进考场,七个考官,坐成U字形,齐刷刷地看过来。
“各位考官,大家好”
“请坐。”
“考生请听题......”
“考生开始答题......”
“首先,我将.......”咦,考官怎么脸色阴了,快调整方向!
“但是,我........”怎么,考官眉头皱起来了。这样下去不行不行!快表忠心!
“我一定会贯彻......”考官竟然在摇头!
声音越来越小,有如蚊呐。
考官露锋芒,面试火葬场。
在重庆事业单位没面试中,结构化面试占据大半壁江山。为什么官方普遍采取结构化面试?主要是为了规避考官主观因素造成的误判。然而,面试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主观因素往往难以规避。考场上,考生有众生相,考官也千姿百态。
姿态一:考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除非忍不住
据巫溪龚同学爆料,她遇上了考场“戏精”。她的对手在作答情景模拟题时动了真情,竟然在考场上洒下清泪。现场一片安静,连同七个考官,都微睁双眼,无一不流露出惊讶的神色。最后,龚同学在体检场和流泪同学再次相遇。
姿态二:摇头皱眉算什么 我遇到了搓脚考官
邓同学去重庆市属某单位面试的时候,轮到他已经是下午了,只有主考官和他有眼神交流,其他考官都没有看他。答着答着,他就看见一个考官的脚从鞋子里脱了出来,隔着袜子摩挲摩挲。邓同学忍不住一直往那个方向瞄,考官像是留意到了他的目光,把脚收回去了。
姿态三:推开门进去,我发现考官在收拾东西
李同学抽签抽到了最后一号,引导员推开门叫我进去的时候,她发现考官正在收拾桌面的东西,是要准备离开的架势。考官说:不用问好了,请坐吧。李同学当机立断,答题过程刻意省去了套话,言简意赅,答完了之后,她说:考官今天辛苦了。她觉得考官脸上也有舒口气的笑意。
为什么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考官呢?
因为面试难,考生难,考官也难。
他们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五点,工作至少七八个小时。每天得面试二十来个考生,连续面试好几天,中间不能玩手机,不能说话,不能交头接耳,就这么枯燥的坐着。听考生答题,还得适当集中精力,不然就很难跟上考生思路。
考官也是人,即使参加了考前培训,打起十二分精神做到严肃专业,也会感到疲惫。要是考官面露喜色,这是对考生的肯定,那么面露难色的时候,考生该怎么做呢?
金标尺建议:
1.沉着冷静,体操计分法能救你一命
一般来说,考场上采取的是体操积分法,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平均其他考官评分。如果考官不喜欢你的回答,很大可能给你打了低分,不要慌!最低分会被去掉。即使你看到了他的表情,心里泛起涟漪,明面上也要不动声色、沉着冷静,延续之前的音量和语速把题答完。
2.反思问题,从形式到内容逐一击破
考场上能够让考官皱眉的回答,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第一,考生价值观偏离;比如这一道题:领导安排你接手组织比赛,原本负责人因为发烧住院了,但是你手上的工作也很多,你会怎么办?
有些同学首先想到的是换人,以本职工作为重。这个观点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但是机关文化中强调迎难而上的精神。所以,如果一开始就说换人,就与选拔人才标准有所偏离,即使舌灿莲花也难得高分,这道题考点在于对自己工作轻重缓急的安排。
其次,逻辑混乱;口语表达的起承转合需要自然,有些考生会习惯性的“然后”到底,或者是首先,其次,其次,其次......这些都需要省略。在面试口头表达上,做到省略口头禅,注意连接词。
再次,语言表达不流畅;如果思考不充分,慌忙作答,就会出现嘴巴跑过脑子,语速拿捏不准,甚至出现卡顿的情况。不流畅是面试大敌,会严重影响观感。
最后,陈词滥调。套话总是第二选择,应急应变题型里面,经常会问:当群众上访的时候,你怎么办?很多考生都会说:首先,我会把群众请进休息间,端一杯热茶。当20个考生18个都这样说的时候,考官已经“喝了十来杯”茶,如何不疲惫?所以,保证流畅性的情况下,尽量推陈出新,强化积累。
3.面试技巧,抽签顺序引发小小建议
一般来说考官上午的时候,头脑清醒,打分也相对严格。早上可能会出现压分的情况,有些考场已经有面试前3个之后,再给分的先例。这时候,考生的礼仪应该做到周到,内容应该更加丰满一点。晚上的考官会更加疲惫,所以考生应该注重表达的形式:凸显流畅性,以及内容上需要言简意赅一点。